62歲的張小姐因為出現心悸、頭暈等症狀,到醫院接受傳統的24小時心電圖檢測後,沒有檢測出任何心律不整的數據。收治病患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黃群耀醫師,建議張小姐配戴心電圖手錶接受14天的居家篩檢,果然篩檢出張小姐有心房顫動的現象,經過醫師的藥物及電燒治療後,成功擺脫心房顫動的威脅,更和先生一起完成300公里的單車環島挑戰。

黃群耀醫師表示,由於心律不整出現的時機無法預測,傳統的心電圖篩檢可能「錯過」心律不整出現的時機。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創新推出經醫療認證的專用心電圖手錶及14天居家篩檢服務,民眾配戴心電圖手錶後,可以正常生活、運動,並可以長時間監測是否有心律不整的狀況發生。

康寧大學邀請以色列拿撒勒浸信會學校(Nazareth Baptist School)師生來臺,於今23日在該校台北校區舉辦「2019臺以教育論壇」,共同針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進行研討,期盼藉由兩國學術交流及師生互動,為維護地球攜手努力。
康寧大學自2015年起即與以色列學校建立強而堅固的友好互動關係,也是國內少數與以色列進行常態性雙邊交流的學校,每年皆舉行臺以學術交流活動,己接待過數次訪台的以色列代表團,且派師生前往以色列共同參與學術交流,透過城市外交與師生間的互動分享,強化國際間教育與文化的連結,激發師生教育創新思維,提升學生國際視野。

今年2019臺以教育論壇主題為「改變世界:青年永續發展行動力」。融合了聯合國在2015年永續發展高峰會所提出一系列從2016持續到2030年的國際永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 SDGs)。其中共有17項目標和169項指標,目的是希望根除貧窮、維持地球資源和期望所有人能享有和平和繁榮。

來自以色列拿撒勒浸信會學校的29名學生,與康寧大學應用外語科的同學們針對SDGs主題全程以英語進行討論,並在論壇中發表成果。兩國學生進行分組,提出對全球永續議題的關懷和具體的想法和作法。雖然只是意見交流,但兩國青年能共聚一堂為維護地球永續發展腦力激盪,即便是渺小的想法,都能夠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。

康寧大學近年積極推動與以色列學校間的學術和文化交流,結合學校資源接軌國際化,培養學生國際移動力也營造國際化的學習氛圍,讓學生擁有互相學習的包容與專業力,期盼藉由國際學校的互動,創造更多交流機會。

心律不整難易中風 危險症狀有徵兆

「常見的心律不整症狀如心房顫動,盛行率大概為全人口的1%~2%,而且隨著年紀的增加,心房顫動發生的比率也會逐年增加。」黃群耀主任表示,65歲以上的盛行率更高達5%~10%。由於心房顫動容易產生血栓,所以患有心房顫動的病人,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五倍。另外,心房顫動也會影響全身的血液輸送,所以病患容易出現頭暈、腳部腫脹等症狀,並伴隨經常性的心悸症狀,有以上症狀的民眾可能是心律不整的高風險族群。

心律不整難預測 傳統檢測有侷限

黃群耀主任指出,早期對於心律不整的篩檢,民眾需要將心電圖機「黏」在身上一整天,除了洗澡困難、無法劇烈運動等不便之外,還有可能「作白工」。黃群耀主任補充, 康寧大學 心律不整的檢查就像「官兵抓小偷」,由於心律不整出現的時機相當難預測,所以傳統的心律不整篩檢有其限制性。

心電圖手錶助檢測 正常生活沒煩惱

為了解決傳統心律不整篩檢的困難,北醫附醫、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與科技公司合作,推出結合醫療系統且經醫療認證的專用心電圖手錶監測服務。民眾可在家進行24小時,共14天以上的居家篩檢,配戴心電圖手錶後可以正常生活、運動,與一般正常生活無異。

黃群耀主任表示,心電圖手錶是一款專門為篩檢心律不整所推出的手錶。除了利用手環蒐集心律資料外,後端更應用人工智慧平台分析,直接整理出疑似心律不整的時間與數據,加速檢驗流程。

即時監控心臟狀況 助醫師早擬治療計畫

「心電圖手錶能即時回傳資料,若系統偵測到心律不整的症狀發生後, 康寧大學 會立即通知北醫附醫遠距健康照護中心。」黃群耀主任指出,同仁會依據系統建議,提供就診提醒、預約掛號等服務外,也會同步將數據回傳給病患的主治醫師進行分析,在病患抵達醫院前,醫師可以提早了解病患狀況,擬定完整的治療計畫。此外,團隊未來更將推出包含血氧、血壓偵測、睡眠品質監控等功能,提供民眾更便利的健康照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潘欣怡 的頭像
    潘欣怡

    潘欣怡的碎碎念部落格

    潘欣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